时间: 2025-05-04 19:4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9:43
词汇“凭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该词汇的字面组合进行分析和推测。
“凭期”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依据某个期限”或“在某个期限内依靠”。这里的“凭”通常有依靠、依据的意思,而“期”则指时间上的期限或阶段。
由于“凭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专业领域或法律文件中出现,用以指代某种依赖于特定时间框架的情况。例如,在合同法中,可能会有“凭期履行”这样的表述,意味着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合同规定的义务。
由于“凭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凭”和“期”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强调守时和合同精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凭期”这样的词汇可能被用于强调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在特定时间内履行义务的必要性。
“凭期”可能给人一种严谨和正式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时间管理和责任履行。在个人层面,可能会联想到守时的重要性和对承诺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签订合同或参与项目时遇到“凭期”这样的概念,强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凭期”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对承诺的坚守,例如:“岁月凭期过,诺言依旧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时钟或日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凭期”的重要性。音乐上,可以选择节奏感强的音乐,强调时间的紧迫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强调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某事的必要性,例如英语中的“within the specified period”。
“凭期”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时间管理和责任履行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语境下的专业术语和法律概念。
1.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