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1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6:46
“总后方”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在军事或大型组织活动中,负责支援、补给和管理的非前线区域。它强调的是一个组织或战役中,不直接参与战斗但提供必要支持的后勤基地。
在军事语境中,“总后方”通常指的是军队的大本营,负责物资供应、医疗救护、情报收集等任务。在非军事领域,如大型活动或灾难应对中,“总后方”可能指负责协调、管理和支援的指挥中心或基地。
“总后方”一词源于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其他需要***组织和管理的领域。
在军事文化中,“总后方”象征着稳定和支持,是前线战士能够持续作战的保障。在社会活动中,它代表了组织和协调的力量,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后方”给人以安全感和依赖感,它代表了背后默默付出的努力和稳定的力量。
在组织一次大型社区活动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总后方”的重要性。没有后勤团队的辛勤工作,活动不可能如此顺利。
在诗歌中,可以将“总后方”比喻为心灵的避风港,提供安慰和支持。
想象一幅画面:宁静的营地,灯火通明,人们在忙碌地准备物资,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总后方”的稳定和有序。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rear base”或“logistics center”,虽然表达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指支持前线的后勤基地。
“总后方”不仅是军事术语,也是组织和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提醒我们,在任何行动中,背后的支持和准备同样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组织和管理的复杂性。
1.
【总】
(形声。从糸(mì),悤(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总,聚束也。 、 《广雅》-总,结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 《史记·孝景帝》-令徒隶衣七总布。 、 《汉书·王莽传》-总布二匹。 、 《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 、 《新唐书》-以麻总发。
【组词】
总发、 总角之好、 总丱
2.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3.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