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8:57
凶煞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凶”和“煞”两个字组成。其中,“凶”通常指不吉利、有害的事物或情况,而“煞”则有凶恶、不祥的意味。结合起来,“凶煞”通常用来形容非常不吉利、有害的事物或情况,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
在不同的语境中,“凶煞”的使用有所不同:
“凶煞”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人们对不吉利事物的恐惧和避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汉语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负面情况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对“凶煞”持有敬畏和避讳的态度。在风水学、占卜等领域,“凶煞”被认为是可以通过特定方法来化解或避免的。这种观念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决策。
提到“凶煞”,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祥、危险和恐惧。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和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用“凶煞”来形容某些让他们感到不安或不吉利的事物。例如,某人可能会说:“我最近总是做噩梦,感觉像是被凶煞缠身。”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低垂,凶煞之气弥漫,
幽暗的角落,鬼影幢幢。
心中的恐惧,如影随形,
在这不祥的夜晚,寻找一丝安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阴森古宅的画面,昏暗的灯光下,阴影重重,给人一种“凶煞”的感觉。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低沉、阴郁的旋律,增强“凶煞”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levolent”或“ominous”,它们也带有不吉利、有害的意味,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凶煞”的深入学和分析,可以发现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殃】
(形声。从歺(è),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殃,咎也。 、 《广雅》-殃,败也。 、 《释言》-殃,禍也。 、 《礼记·礼运》-众以为殃。 、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楚辞·屈原·涉江》-伍子逢殃兮。
【组词】
殃煞、 殃榜、 殃人货、 殃咎、 殃毒、 殃祸、 殃孽、 遭殃;灾殃
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引证】
《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 《国语》-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
【组词】
殃流妻女、 殃及、 殃及池鱼、 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