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3:51
词汇“丹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断和解释。
“丹禽”字面意思是指红色的鸟类。其中,“丹”通常指红色,而“禽”则是鸟类的总称。因此,“丹禽”可以理解为一种红色的鸟。
由于“丹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红色鸟类,比如凤凰或其他神话中的鸟类。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丹禽”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对鸟类的分类和描述,尤其是在神话和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其特定的文学和象征意义而被保留下来。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象征着吉祥和繁荣,因此“丹禽”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象征吉祥或美好的事物。
“丹禽”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神秘和优雅的联想,尤其是在与神话故事相关联时。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神话传说的向往。
由于“丹禽”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诗歌时,可以使用“丹禽”来增添文学色彩,如:“晨曦初露,丹禽展翅,红霞满天,如诗如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红色的鸟在阳光下飞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美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类的鸣叫声,增添一种自然的和谐感。
在不同文化中,红色的鸟类可能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但“丹禽”这个词汇可能主要存在于中文语境中。
“丹禽”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文学和象征意义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
2.
【禽】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禽,走兽总名。 、 《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 《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 《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 、 《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六禽。 、 《孟子·滕文公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 《三国志·华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汉·王充《论衡·遭虎》-虎亦诸禽之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