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2:57
“匹夫匹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普通的男女,即普通百姓或普通人。这个词汇强调的是没有特殊身份或地位的人,通常用来泛指社会中的普通成员。
在文学作品中,“匹夫匹妇”常用来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或情感,强调他们的平凡和朴素。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某人缺乏见识或能力。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历史学,它可能用来分析社会结构或阶层。
同义词“平民”和“百姓”强调的是社会地位的普通,而“普通人”则更多指的是能力或成就上的普通。反义词则代表了社会地位、能力和成就上的高层次。
“匹夫匹妇”源自**古代,最初用来描述没有官职的普通男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现在更多用来泛指所有普通人,不再局限于是否有官职。
在**传统文化中,“匹夫匹妇”常常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联系在一起,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社会和国家的事务。这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个人责任和社会参与的重视。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勤劳、朴实和坚韧不拔的特质。它也可能唤起对普通人生活不易的同情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匹夫匹妇”来形容那些默默无闻、勤劳工作的人,强调他们的平凡和伟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匹夫匹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汗水,是大地最深的滋养。”
看到“匹夫匹妇”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农村生活的画作,或者是听到一首关于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的歌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mon man”或“ordinary people”,它们也用来描述社会中的普通成员,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匹夫匹妇”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描述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普通人的期待和评价。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把握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至关重要。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其名节又必如泰山大河,磊落汪洋,可信于天下后世之~方为善耳。
战国时期,万章问孟子商汤的贤臣伊尹从陪嫁奴隶做到宰相是不是事实。孟子说伊尹原是莘国郊外种地人,商汤派人去请他,他觉得匹夫匹妇应该为国做贡献,于是接受聘请,辅佐商汤灭掉夏桀,是真正的圣人
1.
【匹】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
【引证】
《说文》-匹,四丈也。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组词】
匹练、 匹帛、 匹段
2.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
【匹】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
【引证】
《说文》-匹,四丈也。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组词】
匹练、 匹帛、 匹段
4.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