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8:48
词汇“从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成语。因此,我们无法从字面意思、语境分析、示例句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然而,我们可以从这个词汇的字面组合来推测其可能的含义和用途。
“从绳”字面意思可能是指“跟随绳子”或“依据绳子”。在某些情境下,它可能指的是按照某种规则或指导行事,类似于“遵循规则”或“依照指示”。
由于“从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某些特定的专业领域,如登山、航海或工程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用来描述按照绳索的引导或限制进行操作。
由于“从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但如果我们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可以有如下的表达:
同义词:遵循、依照、按照 反义词:违背、违反、无视
由于“从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绳子可能象征着规则、秩序或安全。因此,“从绳”可能在某些情境下被用来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对于我个人而言,“从绳”可能带来一种秩序感和安全感,因为它暗示着有明确的指导和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从绳”这个词汇,但如果我在描述某种需要严格遵守规则的情境时,可能会借用这个概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视觉上,“从绳”可能让人联想到登山者手中的绳索,或是航海中的缆绳。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绳索摩擦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从绳”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在强调规则和秩序的情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虽然“从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绳】
(形声。从糸(mì),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绳,索也。 、 《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易·系辞传》-作结绳而为网罟。 、 《诗·小雅·采绿》-言纶之绳。 、 《庄子·胠箧》-民结绳而用之。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绿碧青丝绳。
【组词】
绳床、 绳缢跌扑、 绳文、 绳桥、 绳头、 绳戏、 绳络、 绳床瓦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