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6:39
词汇“名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名讴”可以拆分为“名”和“讴”两个字。其中,“名”通常指名字、名声或名称,而“讴”则指歌唱或歌颂。结合起来,“名讴”可能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歌颂或赞美,尤其是通过诗歌或歌曲的形式。
由于“名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有对英雄或伟人的歌颂,但现代语境下很少见到这个词的使用。
“名讴”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歌颂文化有关,特别是在诗歌和文学中对英雄或重要人物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现代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词汇的丰富性。
在古代文化中,名讴可能与宫廷文学、史诗和民间传说有关,用于表达对英雄或统治者的尊敬和赞美。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方式更多地被现代诗歌和歌曲所取代。
“名讴”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重和仪式感,以及对英雄或伟人的崇敬之情。它可能唤起一种历史感和文化传承的情感。
由于“名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要在现代语境中使用,可能需要创造性地将其融入到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英雄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名讴”这个词来表达对英雄的赞美:
在古老的城墙下,
名讴传唱,英雄不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诗人或歌手在宫廷中歌颂英雄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乐器的声音和歌手的吟唱。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表达对某人的歌颂,例如英语中的“eulogy”或“ode”,但它们的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名讴”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英雄和伟人的赞美传统。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特点。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仍然是有价值的。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讴】
(形声。从言,区(ōu)声。本义:无伴奏;齐声歌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讴,齐歌也。 、 曹植诗-齐讴楚声。 、 《楚辞·大招》-皆讴歌思东归。 、 《左传·襄公十七年》-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 、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 、 《孟子·告子下》-昔日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 、 《荀子·议兵》-故近者歌讴而乐之。
【组词】
讴者、 讴咏、 讴诵、 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