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28
词汇“[名书]”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占位符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没有具体的内容,我将从这个词汇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假设它是一个表示“著名书籍”的词汇。
“名书”可以理解为“著名的书籍”,指的是那些因其内容、作者、影响力或其他原因而广为人知的书籍。
由于“名书”不是一个传统汉语词汇,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新出现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中的术语。
“名书”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通常与知识传承、教育价值和审美体验相关联。它们往往是文化交流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
提到“名书”,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智慧、深度和历史的厚重感。它们往往能够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阅读“名书”可以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个人素养,也可能成为与人交流的话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翻开那页名书,历史的尘埃轻轻飘落,智慧的光芒照亮心田。”
提到“名书”,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排列着厚重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香气。
在不同文化中,“名书”可能指代不同的作品。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圣经》、《莎士比亚全集》都是著名的“名书”。
“名书”作为一个词汇,代表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和智慧的结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名书”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精髓。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