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2:04
“战战栗栗”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因恐惧、紧张或寒冷而身体颤抖的样子。字面意思是指身体因恐惧而战栗,形容非常害怕的状态。
“战战栗栗”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等,至今仍广泛使用,没有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危险或恐惧时的自然反应,反映了人们对恐惧情绪的普遍认知。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个人在黑暗中独自颤抖的画面,或是小动物在面对威胁时的无助。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面对重大考试或重要场合时感到战战栗栗的经历,这种感觉让人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风声鹤唳,我战战栗栗,心中满是恐惧的影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ivering with fear”或“trembling with fear”,都表达了类似的恐惧和颤抖的状态。
“战战栗栗”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形象和生动的表达,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在恐惧或紧张状态下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汗不敢出。
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钟会少年时就有名气,魏文帝听说后就下令接见。文帝见钟毓脸上有汗问为什么?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道:“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3.
【栗】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引证】
《说文》-栗,栗木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 、 《论语》-哀公同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组词】
栗主、 栗跗
4.
【栗】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引证】
《说文》-栗,栗木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 、 《论语》-哀公同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组词】
栗主、 栗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