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7:13
“三脚两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三只脚和两步走的方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行动迅速,步伐轻快,比喻做事敏捷、效率高。
“三脚两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口头传承下来的表达方式。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效率和敏捷性的重视,反映了社会对快速行动和高效工作的期望。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活力的感觉,联想到快速、敏捷的形象,如**员或忙碌的职场人士。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做事迅速、不拖泥带水的人,如“他三脚两步就把报告写完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我三脚两步,追逐那逝去的时光。”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快速行走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急促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 lightning speed”或“at a breakneck pa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快速和效率的概念。
“三脚两步”这个成语简洁而形象,很好地表达了快速和效率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太太三脚两步,走进房间。表老爷周大权,押着行李也就来了。还有跟来的丫头,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又找盆打洗脸水。
路又不远,~,就是一个来回。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