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4:53
词汇“乡亲里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同乡的人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的关系。这个词汇强调了乡土情谊和邻里之间的互助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乡亲里道”常用来描绘乡村生活中的和谐与互助,如在鲁迅的《故乡》中,作者通过描述乡亲们的相互帮助来展现乡村社会的温暖。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在困难时期得到同乡的帮助,表达一种感激之情。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人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社区内部的互助机制和社会结构。
“乡亲里道”这个词汇源于**古代的乡村社会,当时的农村社区相对封闭,人们之间的联系紧密,互相帮助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限于乡村,也可以指城市中的社区互助。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和“邻里和睦”,“乡亲里道”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尽管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复杂,但“乡亲里道”的精神仍然被提倡,作为一种社会和谐的象征。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温暖和亲切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乡村的宁静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助。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应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怀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搬家时得到了邻居的大力帮助,那种乡亲里道的感觉让我深刻体会到社区的温暖和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故乡的田野上,乡亲里道的歌声,如同春风,温暖了每一颗心。”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的乡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故事和食物,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乡亲里道”的温馨和和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mmunity spirit”或“neighborhood suppor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社区内部的互助和支持。
“乡亲里道”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的社区精神和互助理念。在现代社会,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与他人的联系和互助。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亲】
3.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