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8:0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05:11
斗讼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争斗或辩论来解决纠纷或争议。它通常指的是通过法律途径或口头辩论来解决冲突,强调的是一种对抗性的解决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斗讼 可能被用来描述法庭上的激烈辩论,或者两个角色之间的智力较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争论或争执。在法律专业领域,斗讼 则特指法律诉讼过程中的辩论和争斗。
斗讼 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斗”指的是争斗或对抗,“讼”则是诉讼或争论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斗讼 往往被视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因为儒家文化强调和谐与中庸。然而,在现代社会,法律诉讼成为解决纠纷的常见手段,斗讼** 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社会意义。
斗讼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对抗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激烈的辩论和紧张的法庭场景。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斗讼 可能涉及到与他人的争论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纠纷。例如,处理邻里之间的噪音问题可能就需要通过斗讼的方式来解决。
在诗歌中,斗讼 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中的竞争,如植物为了阳光和水分的斗争。
斗讼 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上的律师激烈辩论的场景,或者是两个对手在辩论赛中的对决。这种场景往往伴随着紧张的气氛和快速的语速。
在英语中,斗讼 可以对应到 "litigation" 或 "contest",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斗讼 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解决冲突的方式,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相关概念。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讼】
(形声。从言,公声。从言的字与讲话有关。本义:争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讼,争也。…以手曰争,以言曰讼。 、 《易·杂卦》-讼不亲也。 、 《易·序卦》-饮食必有讼。 、 《后汉书·曹褒传》-会礼之家,名为聚讼。
【组词】
聚颂纷纭;讼辩、 讼斗、 讼怨、 讼直、 讼争、 讼罪、 讼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