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4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42:59
宣政门: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一个重要门户,特别是在唐代,宣政门是长安城(今西安)大明宫的正门之一,是举行朝会和发布政令的地方。字面意思是指宣布政令的门,象征着皇权的权威和政令的发布。
在文学作品中,宣政门常常被用来象征皇权的威严和政治的中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考古学和古代建筑学的专业领域中,宣政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朝门、正门、皇门 反义词:侧门、后门、小门
宣政门一词源于古代**的宫廷建筑,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保持了其作为政治中心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宣政门不仅是政治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无数重要的历史,是皇权和政治权力的象征。
宣政门给人以庄重、威严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权威和国家的繁荣。在现代,它也常常被用来象征法律和秩序的权威。
在参观西安的大明宫遗址时,我亲眼见到了宣政门的遗址,这让我对古代**的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宣政门:
宣政门前,金甲辉煌,
**御座,万民景仰。
政令一出,四方响应,
千年古都,威名远扬。
想象宣政门的画面,可能会联想到宏伟的宫殿、庄严的仪式和悠扬的宫廷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政治中心门户也有其特定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如英国的白金汉宫正门,象征着英国皇室的权威。
宣政门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承载着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信息,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权威和秩序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3.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