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12
守卫:指保卫、看守或保护某人、某物或某个地方的行为或人员。字面意思是指站在某个位置或岗位上,防止危险或不受欢迎的事物进入或发生。
守卫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其中“守”意味着保护或看守,“卫”意味着保卫或防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所扩展。
在许多文化中,守卫象征着忠诚和责任感。例如,在古代**,守卫皇宫的士兵被视为国家的象征,他们的忠诚和勇敢被高度赞扬。
守卫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安全感和保护。它传达了一种坚定和可靠的感觉,让人感到被守护和安心。
在我的生活中,守卫的概念体现在我对家人的保护和关心上。无论是实际的物理保护还是情感上的支持,我都尽力成为一个可靠的守卫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守卫”:
月光下,守卫的影子拉长,
忠诚的心,在夜风中坚定不移。
守护着梦,守护着希望,
直到晨曦破晓,光明重现。
守卫这个词可以联想到夜晚巡逻的士兵,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响,或是古老的城堡墙上,守卫的影子在火光中摇曳。
在英语中,“guard”与“守卫”相对应,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守卫可能更多地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联系在一起。
守卫这个词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传达了保护和安全的感觉,还体现了忠诚和责任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守卫”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意图和情感。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