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5:43
厚重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厚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厚”和“重”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厚度大”和“重量大”。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逐渐扩展到抽象领域,用来形容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深度。
在**文化中,“厚重”常与传统价值观相联系,如强调稳重、深思熟虑和内涵丰富。在社会交往中,一个“厚重”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有深度和可靠的。
“厚重”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沉重或压抑的情感。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古老的书籍、坚固的城墙或是深邃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厚重”来形容一本我非常尊敬的书籍,它的内容丰富,每一页都充满了知识和智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厚重”:
岁月如书,页页厚重, 每一行,都是历史的回声。
在英语中,“厚重”可以对应为“heavy”或“substantial”,但“substantial”更多用于抽象含义,如“substantial content”(丰富的内容)。
“厚重”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可以描述物理属性,也可以表达抽象的深度和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恰当使用“厚重”这个词,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力度。
1.
【厚】
(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 、 《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 、 《素问·王常政大论》-见于厚土。
【组词】
厚土、 厚地、 厚坤、 厚厚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