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0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2:23
“侏儒粟”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侏儒”和“粟”两个词组成。其中,“侏儒”指的是身材矮小的人,而“粟”则是指一种谷物,即小米。因此,“侏儒粟”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一种特别小的小米,或者比喻性地指代小而精致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侏儒粟”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微小但珍贵的事物,或者用来比喻某种小巧而精致的艺术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幽默或夸张效果。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植物学,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特别小的谷物品种。
“侏儒”一词源自古代对身材矮小的人的称呼,而“粟”则是自古以来对小米的称呼。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可能是后来创造的词汇,用以形容特别小的事物。
在**传统文化中,小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侏儒粟”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虽小但极具价值和意义的事物。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被用于文学创作或特定领域的描述。
“侏儒粟”这个词汇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精致、珍贵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带有一种幽默或夸张的情感色彩。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小巧而精致的艺术品或手工艺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侏儒粟”这个词汇,但如果我在描述一件特别小巧精致的物品时,可能会选择使用它来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有一粒“侏儒粟”般的希望,
虽小却闪耀着光芒,
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小巧精致的玻璃瓶中装着几粒“侏儒粟”般的小米,阳光透过瓶子,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这样的画面可能会让人感到温馨和美好。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dwarf grain”或“tiny pearl”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侏儒粟”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表达潜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1.
【侏】
短小。
【引证】
《广雅·释诂》-侏,短也。 、 《国语·晋语》-侏儒不可使援。
【组词】
侏优
侏侏 ,无所知的样子。
【引证】
《太玄经·童》-修侏侏,比于朱儒。
2.
【儒】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引证】
《说文》-儒,术士之称。 、 《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 、 《论衡·超奇》-能说一经者为儒生。 、 《墨子·非儒下》-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 《周礼·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 、 《礼记·儒行》-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
【组词】
儒师;儒仙
3.
【粟】
(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同本义 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Setaria italica),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引证】
《说文》-粟,嘉谷实也。 、 《旧唐书·食货志下》-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
【组词】
粟入、 粟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