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4 23: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23:31:55
词汇“卓案”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卓”通常指卓越、杰出,而“案”可以指案件、方案或文案等。因此,“卓案”可能是指一个卓越的方案、杰出的案件或优秀的文案。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
由于“卓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卓”和“案”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强调某事物的卓越性。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卓案”可能被用来赞扬那些在特定领域中表现出色的人或事物。
由于“卓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但如果在一个专业环境中,可能会听到或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某个特别出色的工作成果。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卓案”来形容一个美丽的景象或深刻的思想:
由于“卓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卓案”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卓】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卓,高也。 、 《续汉书·五行志》-十日卜为卓。 、 《论语》-如有所立,卓尔。 、 《论衡》-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 、 《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汉·扬雄《法言》-不胶者卓矣。
【组词】
卓荦不羁、 卓尔独行、 卓夺、 卓殊、 卓逸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