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02:05
吹胡子瞪眼睛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因为愤怒或不满而表现出的一种夸张的面部表情,特别是指瞪大眼睛和吹动胡须的动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非常生气或愤怒的样子。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角色的情绪状态,增强故事的情感张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因为小事而大发雷霆的情况。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见,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和文学表达。
同义词:怒目而视、怒发冲冠、气急败坏 反义词:和颜悦色、心平气和、笑容可掬
这个成语的词源不太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情绪表达的一种形象化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愤怒情绪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是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吹胡子瞪眼睛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情绪表达的形象化理解,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情绪控制的一种期待,即即使在愤怒时也应保持一定的克制。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愤怒和不满。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为受到不公正对待而情绪激动的人,以及他们在表达不满时的强烈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因为学生的不认真听讲而吹胡子瞪眼睛,那一刻,整个教室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风吹过,他的胡子轻轻吹起,眼睛瞪得像铜铃,心中的怒火如同烈日下的沙漠。”
想象一个老人在愤怒时,胡子因为呼吸而微微颤动,眼睛瞪得圆圆的,这种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呼吸声和愤怒的咆哮。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ith eyes bulging and beard bristling",虽然不如中文的成语那样形象和生动,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情绪状态。
吹胡子瞪眼睛这个成语是中文中一个非常形象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描绘了愤怒的情绪,还反映了文化中对于情绪表达的一种期待。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三老汉直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手指颤抖着。
你~也是白搭。
1.
【吹】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吹,嘘也。 、 《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组词】
吹火筒;吹火、 吹网、 吹吁
2.
【胡】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引证】
《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胡,牛顄垂也。 、 《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狼跋其胡。 、 《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
【组词】
胡髯朗、 胡皱、 胡袋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4.
【瞪】
睁大眼睛直视。
【引证】
《广韵》-瞪,直视貌。 、 《晋书·郭文传》-文瞪眸不转。 、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齐首目以瞪眄。(眄:斜视)
【组词】
瞪目、 瞪瞪
用力睁大。
【引证】
《玉篇》-瞪,怒目直视貌。 、 《宋史·盛度传》-往往瞪视而诟詈之。
【组词】
瞪瞢、 瞪愕
5.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6.
【睛】
(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主术》-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
【组词】
定睛一看;画龙点睛;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