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37
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学术语,通常指的是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它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等。
平均数一词源于拉丁语“media”,意为“中间的”。在统计学中,它最初用于描述数据的中心位置,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多种类型的平均数。
在社会统计中,平均数常被用来描述一个群体的普遍特征,如平均年龄、平均收入等。它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现象的普遍性。
平均数给人的感觉通常是中性和客观的,它代表了数据的中心趋势,但有时也可能暗示缺乏个性或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平均数来分析和比较数据,例如在制定预算或评估绩效时。
在诗歌中,可以将平均数比喻为生活的平衡点:
在数据的海洋中,
平均数是那平静的港湾,
汇聚了无数的波澜,
却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姿态。
平均数可以联想到一个平衡的天平,或者是一条平直的线,代表着数据的稳定和均衡。
在不同语言中,平均数的概念基本相同,但在表达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average”和中文的“平均数”都指代相同的意思。
平均数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统计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用法对于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
3.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