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5:07
大海:指广阔无垠的海洋,通常指的是远离陆地的深海区域,与“小海”或“湖泊”相对。大海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大海”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即为“大的海”。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就有“大海”一词的出现,用以描述广阔的水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其象征意义有所丰富。
在**文化中,大海常常与“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等正面形象联系在一起。在西方文化中,大海也常被视为自由和冒险的象征。
大海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向往。它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未知的冒险,激发人们对探索和自由的渴望。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有一次在海边散步,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这种体验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大海”:
大海啊,你是夜的深邃眼眸, 波涛是你不息的呼吸, 每一次潮起潮落, 都是你无尽的诗篇。
大海的视觉联想是广阔的蓝色水域,波涛汹涌的景象。听觉联想则是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以及海鸥的叫声。
在英语中,“大海”对应的是“ocean”,在法语中是“océan”,在西班牙语中是“océano”。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和使用场景。
通过对“大海”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不仅是地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更是文学和艺术中常用的象征元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大海”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