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1:18
柔鱼: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种软体动物,属于头足纲,如乌贼或鱿鱼。它们的特点是身体柔软,有十条触腕,其中两条较长,用于捕食和移动。
柔鱼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柔”和“鱼”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柔软和鱼类。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类似的海洋生物。
在亚洲文化中,柔鱼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尤其在日本料理中,柔鱼(如鱿鱼)常被用于寿司、刺身和烧烤。
柔鱼可能让人联想到海洋的神秘和深邃,也可能因为其柔软的触感而产生一种温柔的感觉。
在海边度假时,我曾尝试捕捉柔鱼,体验了海洋生物的奇妙。
在诗歌中,柔鱼可以被描绘为海洋的舞者,以其柔软的触腕在海浪中翩翩起舞。
观看柔鱼在水中游动的视频,可以感受到其优雅和灵活,而听觉上,可能是海浪的声音和偶尔的鸟鸣。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quid”或“cuttlefish”,虽然指代的是同一类生物,但在不同文化中的食用习惯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柔鱼这个词汇不仅指代一种海洋生物,还承载着文化、情感和科学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维特性。
1.
【柔】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柔,木曲直也。 、 《诗·小雅·小弁》-荏染柔木。
【组词】
柔木
2.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