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1:30
“流天澈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某种力量或现象从天空到地面无所不至,极其广大和彻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影响或效果非常广泛和深远,涵盖了从高到低的所有范围。
在文学作品中,“流天澈地”常用来形容自然现象如风暴、洪水等,或者比喻某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极其深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社会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些广泛影响的现象。
“流天澈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中逐渐形成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自然灾害或宏大的景象,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中,“流天澈地”常与自然灾害或宏大的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强调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政策或的广泛影响。
这个成语给人以宏大、震撼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的力量或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它能够激发人们对事物深远影响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描述一次***的自然灾害时使用过“流天澈地”这个成语,以表达灾害的广泛和严重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流天澈地的风,吹散了岁月的尘埃,带来了新的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风暴或洪水的画面,展现出“流天澈地”的壮观景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暴的呼啸声或洪水的轰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encompassing”或“far-reaching”,用来形容某种影响或效果非常广泛和深远。
“流天澈地”这个成语在描述广泛深远的影响时非常有用,它不仅能够传达出影响的范围,还能够表达出这种影响的强烈和彻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澈】
(形声。从水,本义:水清)。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澈,水澄也。 、 《诗·唐风·扬之水》。传:“粼粼,清澈也。”-白石粼粼。 、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 、 《水经注》-清潭镜澈。
【组词】
清澈、 澈底、 澈亮、 澈漠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