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5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54:34
“河倾月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河流倾斜,月亮落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夜深人静,时间已经很晚,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或结束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河倾月落”常用来营造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氛围,如在诗词中描述夜晚的景色或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讨论中,它会被提及。
同义词:夜深人静、夜阑人静 反义词:旭日东升、晨光初照
“河倾月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受到**古代文学中对夜晚景色的描绘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夜晚深沉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夜晚常常被赋予深沉、宁静和神秘的象征意义。因此,“河倾月落”这个成语也承载了这样的文化内涵,常被用来表达对夜晚的赞美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深沉。它让我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宇宙的广阔,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深夜散步时看到河流静静流淌,月亮缓缓落下,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河倾月落”的意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河倾月落夜未央,星辰大海共长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晚的河流画面,月亮缓缓下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宁静的古典音乐,如德彪西的《月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moon sets over the river”,但这种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因此在表达深度和意境上不如“河倾月落”丰富。
“河倾月落”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夜晚景象,还蕴含了深沉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河倾月落,馀欢未歇。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3.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