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2:38
安身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找到一个稳定的地方居住或生活。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不再漂泊或流浪。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安身”常常用来描述人物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后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安定下来的地方,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在寺庙中安身。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安身”可以简单地指找到住所,如“他终于在北京安身了”。
专业领域:在社会学或心理学领域,“安身”可能指个体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角色。
同义词:定居、落户、安居
反义词:流浪、漂泊、迁徙
“安身”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指在战争或灾难后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指任何形式的安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安身”常常与“立命”并提,意味着不仅要在物质上安定下来,还要在精神上找到归属和意义。
“安身”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安全感,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和归属感。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搬家后终于找到一个满意的住所,那种安身的感觉非常强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城市的喧嚣中,我寻找一个安身之所,那里有宁静的夜晚和星光的温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温馨的家,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家具,给人一种安身的感觉。
在英语中,“安身”可以对应为“settle down”,但其含义可能更偏向于稳定下来,不仅仅是找到住所。
“安身”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基本的生存需求,还涉及到情感和心理的安定。通过深入学这个词,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需求和愿望。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