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1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16:55
吊问: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误用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吊”通常与悬挂、吊唁等含义相关,“问”则通常表示询问或问题。如果将“吊问”理解为“吊唁时的询问”,则可能指的是在悼念场合中对逝者家属的慰问或询问。
由于“吊问”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为了营造特定的氛围或表达特殊的情感而创造的词汇。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方言或地区中。
由于“吊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由于“吊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可能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临时组合词汇。
在**的传统文化中,吊唁是一种表达对逝者哀悼和对家属慰问的重要仪式。如果“吊问”被用作吊唁的一部分,它可能反映了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家属的关怀。
“吊问”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悲伤和哀悼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死亡和丧失。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葬礼、黑纱和哀伤的氛围。
由于“吊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吊问”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生命的反思。例如,在诗歌中:
在寂静的夜里,我以吊问的方式,
向星辰询问逝者的灵魂是否安息。
“吊问”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葬礼的场景,黑白的照片,低沉的哀乐,以及人们低头默哀的画面。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吊问”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表达和仪式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吊问”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的使用和理解需要特定的语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正确用法和语境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常见的词汇,我们应该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误解。
1.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 、 《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 、 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 吊问、 吊死、 吊祠
2.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