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1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11:51
“汗津津”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因为热、**、紧张或其他原因而出汗的状态,通常指出的汗比较多,使得皮肤或衣物感觉湿润。
“汗津津”一词源于汉语,由“汗”和“津津”组成。其中,“津津”原指液体流动的样子,后来引申为形容液体(如汗)多的状态。
在**文化中,出汗常被视为身体排毒和调节体温的自然方式,因此“汗津津”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健康和活力的象征。
“汗津津”给人一种热、累、紧张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夏天的炎热、剧烈的**或紧张的情境。
在炎热的夏天,我常常会因为长时间的户外活动而变得汗津津的,这时候回家洗个澡会感觉非常舒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烈日下,汗水如珍珠般滚落,肌肤汗津津,映照着夏日的光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aty”或“perspiring”,但“汗津津”更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汗津津”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汇,能够很好地描述出汗的状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具体。
1.
【汗】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引证】
《说文》-汗,身液也。 、 《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 、 《宣明五气篇》-五藏化液心为汗。 、 《汉书·刘向传》-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 、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巾、 汗血、 汗汪汪、 汗星、 汗迹
2.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
3.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