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7:37
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又称河狸鼠或水豚,是一种大型啮齿动物,原产于南美洲。它们属于海狸鼠科,是半水生动物,擅长游泳和潜水。海狸鼠体型较大,有着浓密的棕色皮毛,尾巴宽大且扁平,适合在水中活动。
海狸鼠的学名“Myocastor coypus”源自拉丁语,其中“Myocastor”意为“鼠-海狸”,“coypus”则是南美洲原住民对这种动物的称呼。这个词源反映了海狸鼠在形态和行为上与海狸的相似性。
在某些文化中,海狸鼠的皮毛被视为奢侈品,导致了对这种动物的大量捕猎。此外,海狸鼠在一些地区被当作食物来源,其肉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海狸鼠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复杂性,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生态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关注。
在个人经历中,海狸鼠可能与自然观察或生态旅游相关,提供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在诗歌中,海狸鼠可以被描绘为自然界的工程师,通过其建造的巢穴来象征创造力和适应性。
海狸鼠在水中游泳的画面可能带来宁静和和谐的视觉感受,而其在水中发出的声音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在不同文化中,海狸鼠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例如,在南美洲原住民文化中,海狸鼠可能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在其他地区,它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经济资源。
海狸鼠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狸】
(狸为貍的俗字。形声。从豸(zhì),长脊的野兽,里声。本义:狸子,也叫野猫、山猫)。
同本义。
【引证】
《庄子·秋水》-捕鼠不知狸狌,此家猫也。 、 《诗·豳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3.
【鼠】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 、 《汉书·五行志》-鼠小虫,性盗窃。 、 《说苑·善说》-鼠者,人之所薰也。 、 汉·贾谊《陈政事疏》-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 《三元里人民抗英》-逆夷各狐凭鼠伏。
【组词】
鼠窜而狼忙、 鼠牙雀角、 鼠盗蜂起、 鼠腹蜗肠、 鼠市、 鼠布、 鼠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