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5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51:53
“曲为之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曲折地设置防范措施”。基本含义是指为了防止某种情况或问题的发生,采取复杂、间接或隐蔽的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
在文学作品中,“曲为之防”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深谋远虑或策略的复杂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事过于谨慎或过于复杂。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军事或商业策略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复杂的预防措施或策略。
同义词中,“深谋远虑”强调思考的深度和远见,“未雨绸缪”强调提前准备,“防微杜渐”强调从小事做起防止大问题发生。反义词中,“直截了当”强调直接和简单,“简单粗暴”强调缺乏策略和考虑,“不设防”强调没有预防措施。
“曲为之防”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复杂性和预防性的重视。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可能受到了古代军事策略和政治斗争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曲为之防”体现了对于策略和预防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与的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有关,强调了在复杂环境中采取复杂手段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可能给人带来一种谨慎和深思熟虑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的策略和深层次的思考,影响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采取曲为之防的情况,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为了避免冲突,我会采取一些间接的方式来沟通和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曲为之防,心机深藏,未雨绸缪,智慧之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复杂的迷宫,象征着曲为之防的策略。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复杂、旋律多变的音乐,来象征这种复杂的预防措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ing the long way around”或“taking precautions”,但这些表达没有“曲为之防”那么强烈的策略性和复杂性。
“曲为之防”这个成语体现了汉语中对于策略和预防的重视,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应用,给人带来谨慎和深思熟虑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情况。
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
今将创设议院,若不严定规则,事为之制,~,流弊不可胜言。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防】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防,堤也。 、 《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 、 《礼记·郊特性》-祭防与水庸。 、 《管子·度地》-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 《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