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3:04
“班香宋艳”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文章或词句优美,如同宋代文学作品中的香艳之词。这个成语中的“班”指的是班固,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而“宋”则是指南宋,尤其是指南宋时期的文学风格。成语中的“香艳”并非指色情或低俗,而是指文辞的华美和情感的丰富。
在文学语境中,“班香宋艳”常用来评价诗词或文章的文采斐然,情感细腻。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文学评论或学术讨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古典文学教学中,这个成语被用来描述和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同义词:文采斐然、辞藻华丽、文笔细腻 反义词:平淡无奇、文不加点、粗俗不堪
“班香宋艳”这个成语的形成与**的文学传统有关,特别是对宋代文学的推崇。宋代文学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华丽的文辞著称,这个成语正是对这种文学风格的概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评价文学作品的文采和情感表达。
在文化中,文学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宋代文学,尤其是宋词,被认为是文学的巅峰之作。因此,“班香宋艳”这个成语在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赞美,也是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文学的愉悦。它让人联想到细腻的情感和华丽的文辞,激发人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我常常被那些班香宋艳的词句所吸引,它们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升了我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花前,班香宋艳,一曲清歌,醉了人间。”
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的花园,花香四溢,一位文人墨客在吟咏着班香宋艳的词句,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在西方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legant and refined”(优雅而精致),但这种表达缺少了对**古典文学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体现。
“班香宋艳”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赞美,也是对*古典文学传统的传承。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的美。
1.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2.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
3.
【宋】
(会意。从宀(mián),从木。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本义:定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此义未见经传,名子者不以国,而鲁定公名宋,则必取其本义也。”-宋,居也。 、 《左传·宣公四年》-郑公子宋字子公。
周代诸侯国名。
【引证】
《三国演义》-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 、 《墨子·公输》-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4.
【艳】
(会意。从豐(fēng),从色。豐,丰大。色,色彩。丰大而有色彩。本义:鲜艳,艳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艷,好而长也。 、 《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 《诗·小雅·十月之交》-艳妻煽方处。 、 《楚辞·招魂》。注:“艳,好貌也。”-艳陆离些。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窈窕艳城郭。
【组词】
艳色、 艳段、 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