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8:46
“得天独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得到天然的优势或条件”。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拥有特别优越的自然条件或环境,使其在发展或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得天独厚”源自**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优势条件。
在**文化中,“得天独厚”常与风水、地理等传统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某些地方或人因其地理位置或出生时辰而拥有特别的优势。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羡慕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自然美景、成功人士或幸运**,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得天独厚”来形容我家乡的自然风光,那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确实是一个适合居住和旅游的好地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得天独厚地,花开不败时。”
想象一片得天独厚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鸟鸣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lessed with natural advantages”或“endowed with exceptional gift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优越感。
“得天独厚”这个词在描述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优势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得天独厚开盈尺,与月同园到十分。
曹沾进园,草草看了,便觉这“南园”~,就在它有一片好水。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4.
【厚】
(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 、 《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 、 《素问·王常政大论》-见于厚土。
【组词】
厚土、 厚地、 厚坤、 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