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7:51
“太上”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之上的一位,通常用来指代已经退位但仍保留一定权力的前,或者是对在位的父亲的尊称。在历史上,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那些在退位后仍然对国家政治有重大影响的,如清朝的乾隆在退位后被称为“太上**”。
在文学作品中,“太上**”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权力虽已交出但影响力依旧巨大的角色,增添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太上”一词源于古代的皇权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朝代,太上**的角色和权力范围也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贤是一种美德,太上的概念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它也反映了皇权传承和政治权力的复杂性。
提到“太上**”,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权力、尊贵和历史的厚重感。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和对权力结构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观看历史剧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增加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巧妙地使用“太上**”这一角色,来展现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人物关系的微妙。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像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太上**”这一词汇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太上**”这一概念的词汇,但类似的权力结构和角色在不同文化中也有所体现。
“太上”这一词汇不仅是一个历史术语,也是理解古代政治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中的权力结构和尊卑观念。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皇】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 《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
4.
【帝】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引证】
《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 、 《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