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9:18
1.谓言不由衷和谬误无知。
1. 【诬】 - 欺骗。 【引证】 司马迁《报任安书》-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佞誉诬谀。 【组词】 诬禄 -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引证】 《易·系辞》-诬善之人,其辞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诬守纳己赇。 、 、 【组词】 诬扳、 诬罪、 诬系、 诬良为盗;诬言、 诬罔、 诬诋、 诬善
2. 【悖】 - (形声。从心,孛(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 - 同本义。 【引证】 《荀子·正名》。注:“违也。”-悖其所辞。 、 《礼记·月令》。注:“犹逆也。”-毋悖于时。 、 《韩非子·定法》-故新相反,前后相悖。 【组词】 悖言、 悖暴、 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