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1:19
词汇“方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方”可以指方法、方向或者方案,“谋”则通常指计划、策划或者谋略。因此,“方谋”可以理解为制定方案或策略的意思。
“方谋”的基本含义是指制定计划或策略,特别是在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时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在文学作品中,“方谋”可能出现在描述人物智谋或策略的场景中,如历史小说或战争题材的作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商业策略或项目管理中,可能会用到。
由于“方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方”和“谋”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表达制定计划或策略的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谋略和智慧被高度重视,因此“方谋”这样的词汇可能在一些强调智谋的文学作品或历史叙述中出现。
“方谋”可能让人联想到深思熟虑、智慧和策略,给人以稳重和可靠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不太会用到“方谋”这个词汇,但在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或解决复杂问题时,可能会涉及到类似的思考过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方谋”来表达深邃的思考和精心的策划,例如:“月下独酌,方谋人生路。”
“方谋”可能让人联想到棋盘上的棋局,或者是战争电影中的战略会议,这些场景都充满了策略和计划的元素。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方谋”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strategy”(英语)或“стратегия”(俄语)可以传达类似的概念。
“方谋”是一个表达制定计划或策略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需要强调智谋和策略的场合中,它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谋】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引证】
《说文》-虑难曰谋。 、 《书·洪范》-聪作谋。 、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 、 《诗·小雅·苍伯》-谁适与谋。 、 《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 《论衡·超奇》-心思为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左传·庄公十年》-未能远谋。 、 、 《列子·汤问》-聚室而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谋诸漆工。
【组词】
谋谟殚神、 不谋而合;合谋、 谋及庶人、 思谋、 谋始、 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