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8:08
“活物”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有生命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等。基本含义是指那些能够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生物体。
在文学中,“活物”可能被用来形容具有生命力的角色或场景,强调其生动性和活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指代宠物或家中的动植物。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或医学,“活物”可能特指用于实验的活体生物。
“活物”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活”和“物”两个字组成。“活”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生存、活动;“物”字则泛指一切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活物”一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语境中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活物”常与自然和谐、生命尊重等观念联系在一起。在农业社会中,活物(尤其是动物)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伙伴。在现代社会,随着环保和动物权益意识的提升,对活物的保护和尊重也日益受到重视。
“活物”一词常带有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与生命、活力和自然联系紧密。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宠物、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或是生命的奇迹。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养过一只小狗,它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活物,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陪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活物”:
晨光中,花园里的活物苏醒,
蜜蜂在花间忙碌,蝴蝶翩翩起舞。
生命的旋律在这片绿意中回响,
每一个活物都是大自然的诗篇。
想象一片森林,鸟鸣声此起彼伏,小动物在林间穿梭,这些画面和声音都能让人联想到“活物”的生动场景。
在英语中,“活物”可以对应为“living creature”或“living being”,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强调生命的价值和尊重。
通过对“活物”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尊重。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以传达我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