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2 23:4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23:49:41
无不;没有一个不; 犹言莫不是,莫非。
1.
【莫】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莫,日且冥也。 、 《广雅》-莫,夜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 、 《诗·大雅·抑》-谁夙知而莫成? 、 《诗·周颂·臣工》-维莫之春。 、 《礼记·文王世子》-及莫又圣。 、 《战国策·齐策》-旦莫日进食。 、 《书·洪范》-星辰莫同。 、 宋·苏轼《石钟山记》-莫夜月明。 、 《论语·先进》-莫春者。
【组词】
莫夜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1、‘莫不关心’与‘漠不关心’是相对的词汇,前者表示对某事物或某人十分关注,而后者则表示对其冷漠、不在意。
2、‘莫不关心’字面意思是‘没有人不关心’,强调的是普遍关心的态度;而‘漠不关心’强调对某事物的无动于衷,通常带有贬义。
3、在使用场景上,‘莫不关心’适用于表达积极情感,如大家对某个事件或人的支持与关注;而‘漠不关心’则常用于批评或描述社会冷漠现象。
4、从哲学层面看,‘莫不关心’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与关心,而‘漠不关心’多指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疏离。
5、这两个词的用法提示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尤其在社会互动中,关心与冷漠是反映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
1、在这个灾难面前,大家莫不关心,纷纷捐款助难。
2、他对这个问题漠不关心,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
3、在这场大选中,市民们莫不关心,他们积极参与投票。
4、面对贫困山区的孩子,社会各界的关心莫不关心,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5、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有些人依然漠不关心,似乎不愿意行动起来。
1、社会心理学中对关心与情感冷漠的研究揭示了人们在集体事件中的心理状态,这与‘莫不关心’和‘漠不关心’有关。
2、在当代文艺作品中,冷漠与关心常常成为主要的主题,反映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变迁与人心的向背。
3、分析社会现象,如孤独症研究和志愿服务活动,可以看到‘漠不关心’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大众心理的影响。
4、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不同的关心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强调了‘莫不关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5、心理学的认知与情感研究指出,个体在某些时刻表现出的‘漠不关心’可能是内心情感创伤的保护机制。
君子以文德,夫子之道,莫不关心。
外头的人都漠不关心,只有我心系佳人。
人之心有时亦漠不关心,然欲知此中奥妙,需细细品味。
百姓莫不关心国事,唯愿平安幸福。
这个社会的冷漠,令人感到无比的漠不关心,众生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