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6:05
斜射: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光线或视线以非垂直的角度照射或投射到某个物体上。在物理学中,它通常指的是光线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表面,而不是垂直入射。
斜射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斜”和“射”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非垂直”和“发射、照射”。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具体,如“斜阳”、“斜光”等。
在摄影和绘画中,斜射光线常被用来创造深度和立体感,是艺术家常用的技巧之一。在文学中,斜射也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情感的转变。
斜射常带有一种柔和而温暖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黄昏、宁静的乡村景象或是某种淡淡的怀旧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斜射的阳光常常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尤其是在冬日里,斜射的阳光能带来温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斜射的阳光,轻轻拂过古老的石墙,每一道光痕都是时间的诗行。”
斜射的阳光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金色画面,或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anting rays”或“oblique light”,用法和感觉相似,但具体的文化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斜射是一个描述光线角度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和联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增强对光线美学的感知和理解。
1.
【斜】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舀出。
【引证】
《说文》-斜,抒也。
【组词】
斜酒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