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4:26
“晋封”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帝王对臣子或亲属的封赏,通常是提升其爵位或官职。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个人的荣誉和地位的提升,也是对其功绩的认可。
在文学作品中,“晋封”常用于描述历史**或人物的升迁,如“他因战功卓著而被晋封为王”。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晋封”一词源于古代**的封建制度,其中“晋”指的是提升,“封”则是指授予爵位或官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古代封赏制度的专业术语。
在**古代社会,晋封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用于奖励忠诚和功绩,同时也是维护皇权和统治秩序的一种方式。这种制度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荣誉体系。
提到“晋封”,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华丽的服饰和庄重的仪式。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仪式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古代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的思考。
在历史小说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晋封的场景,这些场景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和象征意义,让人对古代的荣誉和权力有更直观的感受。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历史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晋封”来描绘一个英雄人物的荣耀时刻:
战鼓隆隆,铁骑如云,
英雄挥剑,血染征袍。
功成归来,晋封为王,
金冠玉带,荣耀无双。
想象一个晋封的场景:宫殿内,金碧辉煌,官员们身着华丽的官服,**庄严地宣布封赏,音乐庄严而肃穆,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古代的威严和荣耀。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封赏制度也有存在,如欧洲的爵位制度。虽然具体形式和名称不同,但都是对个人功绩的认可和荣誉的赋予。
“晋封”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晋】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进。
【引证】
《说文》-晉,进也。日出,万物进。 、 《易·序卦》-晋者,进也。 、 《周礼·田仆》-王提马而走诸侯晋。 、 班固《幽通赋》-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
【组词】
晋谒、 晋接、 晋食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