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7:56
勘正: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勘”意味着校对、审查,“正”意味着纠正、正确。结合起来,“勘正”指的是对文本、数据或信息进行仔细的校对和修正,以确保其准确无误。
“勘正”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勘”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校对、审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勘正”逐渐成为专业领域中确保准确性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对文字和信息的准确性非常重视,因此“勘正”在出版和学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对知识和信息的尊重。
“勘正”给人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完美的追求。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经常需要进行勘正,以确保我的研究结果和论点准确无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勘正”:
在文字的海洋里,我勘正每一粒沙,
确保每一句诗,都能抵达心灵的岸。
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位学者在灯光下仔细勘正着古老的文献,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专注的感觉。
在英语中,“proofreading”和“editing”可以对应“勘正”,但“勘正”更强调对细节的精确修正。
“勘正”是一个在确保信息准确性方面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也反映了细致和专业的工作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勘正”有助于提高我的写作和研究质量。
1.
【勘】
(形声。从力,甚声。本义:校订,核对)。
同本义(考订核实异同)。
【引证】
《说文新附》-勘,校也。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
【组词】
勘合、 勘对、 勘婚
2.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