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0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02:11
词汇“壮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壮”通常指强壮、雄伟,而“采”在古代汉语中可以指文采、风采。因此,“壮采”可以理解为雄伟的风采或文采。
壮采如山岳,文心似海深。
千古传佳句,风华绝代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壮采”这一词汇的多维含义和应用场景,以及它在语言学*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采】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引证】
《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法言·重黎》。注:“食税也。”-西采雍梁。 、 《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