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09
共用:指多个个体或团体共同使用某物或某空间的行为或状态。这个词汇强调资源或空间的共享性质,通常涉及合作和协调。
“共用”一词源自汉语,由“共”和“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共”表示一起或共同,“用”表示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强调社区和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共用”的概念尤为重要。例如,在一些农村社区,人们习惯于共用水井或集市。
“共用”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的社会互动和合作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团结、互助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大学期间,我和室友共用一个厨房和客厅,这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在诗歌中,“共用”可以用来描绘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共用一片天空,
分享着晨曦与黄昏,
在彼此的目光中,找到共用的温暖。
想象一群孩子在公园里共用一个秋千,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
在英语中,“共用”可以翻译为“share”或“use jointly”。在不同的文化中,共享资源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共用”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强调了资源的共享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学习语言和理解社会关系时,这个词提供了丰富的语境和深刻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和应用,“共用”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社交方式。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