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1:06
完本: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文学领域,指的是一部作品(如小说、剧本等)已经完成,即作者已经写完了整个故事,包括所有的章节和结局。
“完本”一词源自中文,由“完”和“本”两个字组成。其中,“完”意味着完成或结束,“本”在这里指的是书或作品。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这个词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文学和电子书流行的背景下,“完本”成为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代表了作品的完整性,也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态度和读者的期待。
对于读者来说,“完本”可能带来一种满足感,因为可以一次性阅读完整的故事。对于作者来说,完成一部作品可能是一种成就感和解脱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写作小组,我们共同完成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当最后一篇小说完成后,我们称之为“完本”,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笔尖落下最后一滴墨,故事终章,完本。”
想象一部小说封面上的“完本”字样,给人一种故事圆满结束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翻书声和最后的音乐尾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plete edition”或“full version”,但这些表达没有“完本”在中文中所带有的完成和结束的意味。
“完本”这个词汇在文学和出版领域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代表了作品的完整性,也反映了作者和读者的情感联系。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沟通和表达我的创作成果。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