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2:20
银色的钲; 比喻圆月。
1.
【银】
(形声。从金,艮(gèn)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钿头银篦。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金银华美之服。
2.
【钲】
古代乐器名。形如钤,有柄可执,行军时用。
【引证】
《说文》-钲,铙也,似铃,柄上下通。 、 《广雅·释器》-钲,铃也。 、 《东京赋》-司铎授钲。 、 《诗·小雅·采芑》-方叔率止,钲人伐鼓。
【组词】
钲鼓、 钲歌、 钲人、
钟身正面的上部。
【引证】
《周礼·考工记》。孙诒让正义:“程瑶田云:‘鼓上,为钟体之上段正面也,谓之钲。’”-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