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25:34
“烂手”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某人的手艺或技能非常差,或者某人在某项工作或活动中表现得很糟糕。字面意思是指手的状态很糟糕,但实际使用中更多是指技能或表现的糟糕。
“烂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烂”(糟糕的)和“手”(技能的执行者)组成。在语言演变中,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技能的糟糕状态,逐渐成为口语中常用的表达。
在**文化中,“烂手”这个词汇常带有一定的幽默和自嘲的成分,人们常用来自我调侃或调侃他人,增加社交互动的趣味性。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轻松的负面情感,用于非正式的批评或玩笑。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败或尴尬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烂手”来形容自己在烹饪时的糟糕表现,比如烤蛋糕失败时自嘲说:“我真是个烂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触如烂手般无力,却绘出了最真挚的情感。”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人在厨房里手忙脚乱,结果做出来的食物一团糟,这个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烂手”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umsy hands”或“incompetent hands”,但这些表达不如“烂手”在中文中那样常用和形象。
“烂手”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生动和形象的表达,用于描述技能的糟糕状态。它在口语和文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对某人技能不足的批评或玩笑。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烂】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爛。-孏,孰也。 、 《吕氏春秋·本味》-熟而不烂。 、 晋·干宝《搜神记》-三日三夕不烂。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