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1:51
词汇“狂海”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它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可能更多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创意写作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狂海”进行分析:
“狂海”字面意思是指狂暴的大海,其中“狂”表示狂暴、不受控制的状态,“海”则是指广阔的水域。结合起来,“狂海”通常用来形容海面波涛汹涌、风浪极大的情景。
由于“狂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狂”和“海”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形容极端的海况。
在某些文化中,大海常被赋予神秘和力量的象征,因此“狂海”可能在这些文化中被用来形容不可控制的自然力量或人生的挑战。
“狂海”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恐惧,因为它代表了不可预测和强大的自然力量。联想可能包括风暴、灾难和生存挑战。
由于“狂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或海况,可能会用它来形容当时的情景。
在诗歌或故事中,“狂海”可以被用来创造紧张和戏剧性的氛围,例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狂暴的大海,如英语中的“raging sea”或“stormy ocean”。
“狂海”作为一个形容极端海况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和创意写作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表现力。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狂】
(形声。本义:狗发疯)。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引证】
《说文》-狂,狾犬也。 、 三国魏·阮籍《鸠赋》-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
【组词】
狂犬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