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2:58
词汇“惊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某种行为或事物超出了常规或社会的普遍接受范围,引起人们的惊讶或非议。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与众不同、突破传统或社会规范的行为或现象。
在文学中,“惊俗”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行为或作品中的某个**,强调其独特性和对读者的冲击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评论某人的大胆或出格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艺术或设计,“惊俗”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创新但可能引起争议的作品。
“惊俗”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惊”和“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惊”意味着惊讶,而“俗”则指社会*俗或常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传统和遵守社会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惊俗”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暗示某种行为可能不被社会接受或认可。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惊俗”有时也被看作是创新和个性的体现。
对于我来说,“惊俗”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挑战和突破的意味,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敢于打破常规、追求自我表达的人或事物。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激发我对创新和自由表达的赞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非常惊俗,挑战了传统的审美观念。这让我对艺术的多
1.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驚,马骇也。 、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
【组词】
惊嘶、 惊尘、 惊镳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