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7:25
瓮器:指一种用陶土烧制而成的容器,通常呈圆筒形或瓮形,有较宽的口和较厚的壁,用于储存食物、液体或其他物品。瓮器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非常常见,用于储存谷物、水、酒等。
瓮器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形状和用途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变化不大。随着现代材料和技术的发展,瓮器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传统工艺和农村地区仍可见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瓮器不仅是实用的生活用品,也象征着节俭和朴素的美德。在一些农村地区,瓮器仍然是储存食物和水的常见工具。
瓮器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和传统的农耕文化。它给人一种质朴、自然的感觉,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容器形成鲜明对比。
在我的家乡,老人们仍然喜欢用瓮器储存自家酿制的米酒,他们认为这样酿出的酒更加醇厚。
在诗歌中,瓮器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沉淀:
岁月如瓮中水,静默流淌,无声无息。
想象一个古老的村庄,清晨的阳光洒在摆放着瓮器的院子里,耳边是鸟鸣和远处的水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
在其他文化中,如地中海地区的陶罐(Amphora)也有类似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但形状和用途可能有所不同。
瓮器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工艺技术和生活方式,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现代社会,尽管其使用范围有所减少,但它仍然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文化符号。
1.
【瓮】
(形声。从瓦,公声。本义: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罋,汲缾也。 、 《广雅·释器》-瓮,瓶也。 、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