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7:24
心无旁骛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中没有其他杂念,专注于一件事情。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做事情时非常专注,不受外界干扰,全神贯注。
“心无旁骛”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文学思想,强调内心的纯净和专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专注和无杂念——始终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心无旁骛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追求学问和技艺的过程中。这种专注和执着的精神被认为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向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他们的专注和执着是值得学*的榜样。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尝试在备考期间保持心无旁骛的状态,发现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学效率。这种专注的状态让我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心无旁骛,笔下生花, 墨香四溢,字字珠玑。 专注如斯,梦想成真, 时光流转,不负韶华。
视觉上,心无旁骛让我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全神贯注地阅读。听觉上,可能是图书馆里轻微的翻书声和远处偶尔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ngle-minded devotion”或“focused atten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专注和无杂念的状态。
心无旁骛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专注状态的词汇,也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态度。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专注和执着,同时也激励自己在学和工作中保持这种状态。
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4.
【骛】
(形声。从马,敄(wù)声。本义:纵横奔驰)。
同本义。泛指疾驰。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骛矣。
【组词】
骛驰、 骛行、 骛神、 骛置、 骛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