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0:36
“环列之尹”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源自古代文献,字面意思是指围绕在君王周围的重要官员或侍卫。其中,“环列”意味着环绕排列,“尹”在古代指官吏或管理者。因此,“环列之尹”可以理解为围绕在君王或高级官员周围的一群重要官员或侍卫。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左传》、《史记》等,“环列之尹”常用来描述君王的亲信或重要官员。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历史研究或古代文献解读中仍可见其身影。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更多出现在学术讨论或文学创作中。
“环列之尹”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周朝的官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侍从”、“亲信”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在古代,君王的权力极为集中,环列之尹作为君王的亲信,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他们不仅负责君王的安全,还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这种官制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秩序。
“环列之尹”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古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宫廷的严谨和秩序。它也让人想到忠诚和责任,因为这些官员必须无条件地保护和服务于君王。
在阅读古代历史文献时,我曾遇到“环列之尹”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官制和君王的权力结构。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环列之尹”来描绘君王的亲信和侍卫,增强诗歌的历史氛围。
想象一幅古代宫廷的画作,君王坐在宝座上,周围环绕着身穿官服的环列之尹,他们的表情严肃,动作整齐,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庄重和威严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由不同的词汇表达,如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或“侍从”,他们也承担着保护和服务于君王或贵族的角色。
“环列之尹”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官制和政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1.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2.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一竖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尹,治也。 、 《左传·定公四年》-以尹天下。
【组词】
尹京、 尹祭
旧时官名。
【引证】
《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不以非郑尹。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拥至尹前。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卿尹。
【组词】
府尹;京兆尹;尹氏、 尹寺、 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