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5:49
词汇“泼散”的深入学*和分析:
“泼散”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将液体或其他物质猛力地撒开或散布。基本含义包括物理上的动作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即物质的分散状态。
“泼散”由“泼”和“散”两个字组成,“泼”原指猛力地撒液体,“散”指分散、散开。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猛力分散的动作和结果的词汇。
在**文化中,“泼散”有时与负面情绪或行为相关,如“泼妇”一词中的“泼”即含有猛烈、不讲理的意味。
“泼散”给人以突然、混乱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失控、破坏和无序。
在日常生活中,“泼散”可能与意外事故相关,如不小心打翻饮料。
在诗歌中,“泼散”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如“星光泼散在夜空”。
在英语中,“泼散”可以对应“splash”或“scatter”,但具体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泼散”是一个描述猛力分散动作和结果的词汇,具有丰富的语境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多样的用法和情感色彩,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使用这一词汇。
1.
【泼】
(形声。从水,发声。本义:水漏出。见《玉篇》。用力向外倒或洒)。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组词】
泼丢泼养、 泼撒、 泼水难收、 泼污水、 泼油救火、 泼散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