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04:37
有声无气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发出声音但没有气息或力量。基本含义是指说话或发声时缺乏活力、力量或真实情感,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语显得空洞、无力或缺乏诚意。
在文学中,有声无气 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言语缺乏深度或真实性,如在小说中描述一个虚伪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言论或表达方式缺乏说服力或诚意。在专业领域,如演讲或辩论中,有声无气 可能用来评价一个演讲者的表现,指出其言语缺乏激情或影响力。
同义词:空洞、无力、虚伪、表面化 反义词:有力、真诚、激情、生动
有声无气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有声”和“无气”两个词组合而成,描述的是声音与气息之间的关系。在语言演变中,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言语的质感和情感的真实性。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有声无气 可能被用来批评政治演讲或公共发言中的虚伪或缺乏实质内容。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个词汇也可能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化、缺乏深度的网络言论。
有声无气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缺乏诚意和真实性的交流。这种联想可能影响我对某些言论或表达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有声无气 来形容那些听起来缺乏说服力的广告或推销词。例如,当一个销售员的话语听起来过于机械和缺乏热情时,我可能会私下评价他的表达方式为“有声无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话语,有声无气,
如同枯叶在风中飘零,
缺乏生命的脉动,
在寂静的夜里,回响着空洞的旋律。
结合图片,有声无气 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张描绘空旷房间中回声的图像,声音在墙壁间反射,但缺乏实质内容。在听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我联想到那些单调、缺乏变化的演讲录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hollow words" 或 "empty rhetoric",用来形容那些听起来空洞或缺乏实质内容的言论。
有声无气 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识别和评价言语的真实性和影响力。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我对某些言论的看法,并提高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她往年说话,~;现在她一开口,隔巷也能听到她的声音。
1. 【有】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